氦气的制作方法一共有四种。第一种:天然气分离法,工业上,主要以含有氦的天然气为原料,反复进行液化分馏,然后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提纯,得到纯氦。第二种:合成氨法,在合成氨中,从汽车尾气经分离提纯可得氦。第三种:空气法,从液态空气中用分馏法从氖氦混合气中提出。
1、氢能源产业链中游储运加注上市公司 中国石油( 601857)市值9023亿 中石由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福田加氢站和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太子城服务区加氢站,分别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和张家口赛区的首个加氢站已经投入运营,北京、张家口地区的新增加氢站将在 2021年底建成。
2、中国股市“氢能源”概念产业链龙头公司一览如下:制氢上游: 能源巨擘:中国石化、金能科技、卫星化学等,这些公司在能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纯化与液化技术:昊华科技、杭氧股份、中泰股份,专注于氢气的高效存储技术。中游储运: 高压气态储氢:京城股份、中材科技,为氢气运输提供稳定的技术保障。
3、华能集团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氢能发展战略,在氢能产业链中扮演关键角色。旗下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华能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专注氢能源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专利申请量领先行业。华能集团在电解水制氢领域专利数量居首,申请总量近200件,占比超过26%。
4、厚普股份:厚普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清洁能源加注装备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涵盖了天然气和氢能源等相关工程的EPC、天然气能源贸易、氢能加注设备的研发生产等。在各个细分市场中,厚普股份拥有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5、氢能源十大上市公司包括:美锦能源(000723):主要从事煤炭、焦化、天然气、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商品的生产销售,是全国*的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之一,并在氢能产业链广泛布局。
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从尾气中分离提纯可以得到氦气。空气氦气制造法:从液态空气中,利用分馏法从氖氦混合气中提取氦气。铀矿石法:将含有氦气的铀矿石进行焙烧。分离出气体后,再通过化学方法除去水蒸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等杂质,提纯出氦气。这些方法都是工业上常用的获取氦气的方式,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和原料来源,可以选择不同的制造方法。
获得氦气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天然气分离法:工业上,主要以含有氦气的天然气为原料。反复进行液化分馏,再利用活性炭进行吸附提纯,最终得到纯氦气。合成氨尾气提纯法:在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从尾气中分离并提纯可以得到氦气。空气分馏法:从液态空气中,通过分馏法从氖氦气混合气中提取出氦气。
氦气主要通过从天然气中分离精制得到。具体方法如下:工业分离法:天然气提取:由于氦气在空气中的含量非常稀薄,工业上主要采取从含氦量约为0.5%的天然气中分离的方法。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如低温蒸馏、吸附分离等,可以从天然气中精制得到氦气。
提取氦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吸附法:原理:根据天然气中各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上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分离氦气。适用场景:适用于杂质含量低于百分之十的粗氦精制。吸收法:原理:选用适当的吸收溶剂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沸点比氦气高的杂质洗涤吸收去除。特点:通过洗涤吸收去除杂质,得到氦气。
1、自主三代核电有望按照每年 6-8 台机组的核准节奏稳步推进,“积极发展”政策正逐步兑现。2021年 3 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这是近10 年来*使用“积极”来对核电进行政策表述。
2、高层关于发展核电的这一*表态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确立了核电产业的战略性地步,不但对解决中国长期性的能源紧张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和平时期保持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理想途径,可谓“一箭双雕”。
3、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
4、日本在核电技术和市场的垄断雏形已经出现,中国加快发展核能应用的能源战略调整必然受制于日本。 核电技术发展 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EBR-1)*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世界核电运行机组共有440多台,其发电量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