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的划分是一个精细化过程,需要计算,但不是算计!每个人都拿好自己那一份,不是自己的不奢求,多拿他人的也不道德。
1、软银:作为滴滴的*机构股东,持股比例高达2%,并拥有75%的投票权,显示出其在滴滴决策中的显著影响力。Uber:持股比例为12%,同样拥有4%的投票权,是滴滴的重要股东之一。腾讯:持股比例为4%,对应的是4%的投票权,作为互联网巨头,对滴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滴滴第一大股东是日本软银,持股比例25%,第二大股东是美国Uber优步,持股比例为18%,滴滴创始人、CEO程维持股7%,腾讯持股比例为8%,总裁柳青持股7%。
3、腾讯:腾讯作为滴滴的早期战略投资者,持有滴滴8%的股权和投票权。腾讯在滴滴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支持,对滴滴的业务拓展和市场竞争具有积极影响。 其他股东 阿里巴巴:虽然阿里巴巴是滴滴的股东之一,但招股书并未披露其具体的持股比例。
1、理论界的确如此,如果真的没有滴滴,让美团坐稳了网络打车的老大地位。你敢保证美团会比滴滴还好吗?别忘了,美团在网络外卖领域的抽奖,那也是被网友吐槽的。
2、Uber 在滴滴上的亏损就完全超过了程维和柳青 。在网约车市场最激烈的市场,其实就是滴滴和Uber之间的大战。不过后面双方达成和解,Uber选择退出中国市场,将自己原有的份额交给滴滴,滴滴也借此顺利成为网约车界的老大,其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当然了,Uber也借此获得了滴滴12%的股权。
3、滴滴还有雄厚的资金背景支持。滴滴的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集团,软银同时也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东,滴滴融资很多轮,国内知名的投资机构都进行了投资,连腾讯也投资了滴滴。柳青所代表的柳传志家族在中国商界人脉和资源也很强。
1、在管理咨询领域,付晓东(笔名赴遥,上海汇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丰富的管理咨询经验)可以提供深入的解答和指导。掌握这些策略,创始人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对企业的控制,让滴滴的故事继续前行。
2、滴滴自2012年9月在北京正式上线以来,至今已在一级市场融资23次。尽管滴滴的融资历程复杂,股权分散,但程维作为创始人和CEO,始终保持着对公司的控制权。以程维为首的创业团队持股(包括团队激励股权)早已经低于20%,但如果属实,与Uber合并后,UBER很可能成为滴滴单一*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