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第三(冠昊生物股票)

2022-05-12 19:03:52 股票 ads

作者|尹中立张江涛徐海洋「尹中立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江涛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徐海洋为华安证券投资顾问部总经理」

提要:

●2021年第三季度的市场运行特征仍然是股价分化。

●第三季度股市的分化主要以能源为核心展开,煤炭、石油是能源涨价预期的直接受益者,在“能耗双控”的影响下,有色、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供求关系出现变化,推动这些行业的股价大幅度上涨。

●展望未来,能源股价上涨行情难续,房地产市场在第三季度出现了趋势性变化,并将深刻影响未来的股票市场。

全球主要股指均有不同程度回落

2021年第三季度,A股主要股指均以下跌作收,上证综指下跌0.64%,沪深300指数下跌6.85%,创业板指数下跌6.69%(见图1)。

与全球主要股市横向对比来看,今年第三季度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均不佳,香港恒生指数跌幅达到15%,在所有指数中表现最弱,主要原因是我国有关部门发起了对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反垄断行动,该行动对腾讯和阿里等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股价影响较大。

分化明显交易活跃

●不同行业分化加剧

第三季度的A股市场分化相当明显,受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的影响,不同板块的股价表现出较大变化。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钢铁等传统周期性产业的表现强劲,而互联网、金融、地产等板块的股价均出现较大的下跌幅度。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上证50指数、创业板指数以及中证1000指数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交易量明显增加

第三季度股市的交易量明显增加,第一季度股市成交额合计为54.7万亿元,第二季度股市成交额合计为52.5万亿元,第三季度股市成交额合计为83.1万亿元。第三季度的股市成交量比前两个季度分别增加了约52%和58%。

从日均成交额看,从7月21日开始,沪深两个交易所的日成交额连续50个交易日超过1万亿元(其中只有9月30日的成交额不足1万亿元,为9950亿元),创造了A股市场新的历史纪录。上一次出现日成交额连续多日超过1万亿元是在2015年第三季度,持续的时间是43个交易日。

●市场分歧加剧

从以往的市场经验数据看,交易量的持续增加意味着有增量资金入市,但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分歧加剧。第三季度在成交金额出现明显上涨的情况下,主要指数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这是值得观察的现象。有分析认为,这是因为量化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导致了交易额的快速上升。我们认为,除了量化交易占比上升因素之外,市场的多空分歧加大或市场不同板块的分化加剧也是重要原因。

前三季度蓝筹股的表现均不及中小市值的股票,第三季度同样如此。按照市值大小,我们把所有股票分成六组(见表1),市值*的一组在第三季度出现近10%的缩水,而市值在50亿元至100亿元组的股票平均市值上涨了6.36%。这说明蓝筹股盛极而衰的行情还在进行中。

●偏股型基金规模增加,速度减缓

公募基金表现比较平稳,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规模均所有增加(见表2),但增速不及2020年。有一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随着楼市的降温,部分投资楼市的资金将分流到股票市场,从公募基金的规模变化看,该假设没有得到验证。2020年股权类公募基金和混合类公募基金规模增加了3万多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只增加了1万亿元,增速明显放缓,流入股市的增量资金有所减弱。

能源:市场追逐的核心

市场分化是今年前三个季度股市运行的共同特征,但第三季度的市场分化与上半年有所不同。上半年的市场分化主要表现为基金重仓股(主要以茅台等白酒行业为典型代表)与科技股(以宁德时代为代表)之间的切换。今年初以茅台等白酒类股票为代表的消费类行业股票表现强劲,而科技股却节节败退,从春节之后消费类股票冲高回落,随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科技股强势崛起。市场称上半年的市场特征为“茅指数”与“宁指数”之间的分化。第三季度市场的热点既不是“茅指数”,也非“宁指数”。能源和资源成为市场追逐的核心(见图2)。

从第三季度主要行业指数看,采掘业、公用事业、有色金属、钢铁、化工表现强劲,这些行业均属于传统的强周期行业,但这些行业指数的强劲表现并非由于宏观经济周期因素所致,背后的核心逻辑与能源转型有关。

从行业指数看,继第二季度大幅上涨后,采掘行业2021年第三季度上涨34.77%,位列各行业之首。从结构上看,煤价上涨带来煤炭公司景气度提升。煤炭开采行业指数上涨45.80%,是支撑行业强势的*主力。个股方面,冀中能源第三季度上涨152.25%,位列个股涨幅之首。昊华能源、攀钢钒钛、兖州煤业、西藏矿业等个股股价翻番,鄂尔多斯、平煤股份、山煤国际、山西焦化等个股涨幅靠前。

●煤炭:能源涨价预期的直接受益者

第三季度煤炭价格出现飙升走势,动力煤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动力煤价格从8月17日的811元/吨开始持续上涨至9月30日的1375.5元/吨,40天涨幅超过70%,年初涨幅达100.51%,且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受其影响,煤炭公司业绩大幅上涨,行业利润增速也不断加快。据统计局相关数据,1-8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3290.3亿元,同比增长145.3%,较前7个月扩大17.4个百分点。而根据上市公司中报数据及近期行业数据,煤炭公司第三、四季度利润仍有可能继续超越预期。

煤炭价格飙升与能源绿色转型有关。在过去几年的供给侧改革推动下,产能规模较小的煤炭企业大部分已经退出了市场,煤炭市场的供给弹性下降。2021年以来,环保力度持续紧绷,煤炭行业供给进一步受限。从国际环境看,油价大幅度上涨,国际地缘政治的恶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的煤炭价格上涨。

煤炭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导致火力发电企业成本快速上升,亏损增加。但其第三季度的股票市场运行颇有些出人意料,在煤炭涨价承托采掘行业大涨的同时,火电行业的股票价格也大幅度上涨,使得公用事业公司第三季度也有出色表现。整个第三季度,公用事业板块整体上涨31.2%,在各行业中位列第三。其中火电板块上涨41.59%,成为支撑行业上涨的主力。

煤炭价格的市场化程度高于电力价格的市场化程度,“计划电-市场煤”的矛盾在第三季度集中爆发,多地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从数据上看,今年电力供应增速低于用电需求增速,国内电力供应形势紧张。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同比增长11.3%,增速低于全社会用电量的13.8%的增长率。市场预期电力的矛盾激化将推动电力市场化改革,继内蒙古、宁夏、上海、广东、广西、山东允许煤电交易电价上浮后,安徽、湖南也先后发布完善燃煤电价调整机制措施,电价上调预期基本明确。因此,具有成本优势的电力企业的股票受到追捧。

●钢铁行业:价格上涨

钢铁行业与能源行业直接相关,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钢铁行业存在减产预期,第三季度末有些地区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刺激了钢铁价格的上涨。在第二季度的报告中,我们判断钢铁行业有明显的供给缺口,钢材价格上涨,钢铁公司盈利能力回升,加之个股处于历史估值低位,钢铁板块明确看好。第三季度,钢铁板块整体上涨28.21%,供给缺口明显的普钢上涨33.67%,超过特钢14.97%的涨幅。个股方面,具备稀土概念的包钢股份上涨104.52%,位列行业涨幅之首。广大特材、永兴材料、本钢板B、首钢、八钢、三钢闽光、本钢、马钢等涨幅靠前。

●有色金属:供给受到限制

有色金属的供给与需求均与能源行业有关。从需求端看,有色金属为光伏发电提供原材料,储能设备的原材料也大多是有色金属,随着绿色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有色金属的需求快速上升。从供给端看,随着“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有色金属的供给受到抑制。有色金属的下游需求扩张与上游资本开支和产能建设周期出现错配,带动有色金属价格加速上涨。2021年第三季度,有色金属行业单季度指数上涨38.35%。从三级子行业观察,以稀土、锂材(9月末锂及锂产品价格变化见表3)为代表的稀有金属构成上涨主线,其三级行业指数分别上涨99.7%和54.5%;以铅锌、铝、铜为代表的工业金属上涨33%,支撑行业整体上行基础。个股方面,23只有色个股涨幅超过50%,西藏珠峰、合盛硅业、北方稀土、盛新锂能、宏达股份、五矿稀土等五只个股股价翻倍。

●化工行业:价格普遍上扬

化工行业的供给与需求均与能源有关,这一点与有色金属行业十分类似。从供给端看,受到“能耗双控”的影响,有些地区的化工行业出现限产,第三季度化工产品的供给减少;从需求端看,新能源景气度提升,推动上游化工品需求快速增加。在需求快速增加的背景下,供给受到控制,刺激化工产品价格普遍上扬。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涉及相关省份已陆续开始整改,严格执行“能耗双控”政策,部分化工细分行业开工率大幅下行,相应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预测:能源股价上涨行情难续房地产将成关键因素

●能源相关股价上涨行情难以持久

从今年第三季度的股票市场运行看,能源占据主导地位,几乎所有股价涨幅比较大的行业都与能源有关,我们认为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是能源结构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矛盾所致,可以通过政策的适度调整缓和并解决这个矛盾。换言之,能源价格上涨只是短期现象,由能源涨价或能源短缺引起的钢铁、建材、化工涨价现象不会长期存在,因此,对于第三季度涨幅居前的这些行业的股票需要提示风险。

●房地产将深刻影响股票市场

我们认为,从今年八月份开始,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将深刻影响未来的股市。

今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信号,我们认为这不仅是房地产市场短期波动的拐点,很可能意味着持续20余年的房地产上升趋势的结束。标志性的事件是7月份中旬某头部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在该公司出现债务违约之前,已经出现华夏幸福、泰禾地产、蓝光集团等债务违约事件,但这些公司的债务违约都无法和该公司的债务违约相提并论。该公司的公开债务规模近2万亿元人民币,其项目遍布全国1000余个县市,无论是土地储备面积,还是在建工程面积,其规模都十分庞大,风险不言而喻。

高负债运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共同特征,因此,债务违约风险不仅是个别现象。如何处置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其不仅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问题,也与股市息息相关。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